湖南大学考研(湖南大学考研分数线)




湖南大学考研,湖南大学考研分数线

图|湖南大学

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的高等学府——湖南大学,有着悠远的历史。

这所大学起源于我国古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,1926年定名为省立湖南大学。在动荡混乱的近代历史上,它几度易名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中共的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达先生任校长,领袖毛主席为其亲笔题写校名。

鲜为人知的是,李达曾提出建议:是否可以把“湖南大学”改名为“毛泽东大学”?当时毛主席是如何回应的?

图|岳麓书院

李达何许人也

李达与毛主席同为湖南人,他们不仅是老乡,而且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,他们共同经历摧毁旧社会、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革命。

李达比毛主席大3岁,1890年,他出生湖南零陵的一个佃农家庭。15岁时,成绩优异的李达考取当地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——永州中学(今永州一中)。

他在永州中学读书4年,毕业后在父亲的支持下考上京师优级师范学堂(今北京师范大学),并于1913年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湖南留日官费生。

不过因为身体不适,李达抵达日本后又无奈放弃这留学机会,直到4年后,他第二次远赴日本读书,顺利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理科。

学业有成的李达和许多年轻人一样,看到战乱频仍、动荡不安、民不聊生的祖国,想用自己所学报效国家。

图|李达

那么该如何救国呢?毛主席想过“教育救国”,梁启超追求“实业救国”,孙中山则走上革命道路。

面对未知的前路,李达深感迷茫与苦恼。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,让他看到全新的希望。

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,迷惘中的他瞬时看到拯救祖国和民族命运的转机,他开始致力于研究、宣传马克思主义。

虽然还未曾归国,但李达在日本撰写《什么叫社会主义》、《社会主义的目的》等文章,寄到上海的国民日报,予以发表。

他在文章中已初步流露出建党的思想,1920年从日本回国,他就开始筹备建党的活动。

图|李大钊与陈独秀

与此同时,陈独秀、李大钊也在相约建党一事。

这一年,李达在上海见到仰慕已久的新文化运动发起者陈独秀,尽管是初次谋面,但在建党一事上,二人的想法不谋而合。

关于如何组织共产党?如何开展社会革命?等各种问题,李达与陈独秀想法一致,聊起来也是格外投机。

那时候,李达就住在陈独秀寓所的亭子间,陈独秀、李达、陈望道、李汉俊、俞秀松、沈玄庐、施存统、陈公培8人组成“中国共产党发起组”,认真筹谋关于建党的事宜。

关于“共产党”这个名字,是陈独秀在征求李大钊的意见后最终确定的,陈独秀给李大钊写信,考虑是否要叫“社会党”,事实上此前发起组织时很长一段时间都叫“社会党”,陈独秀在撰文《对于时局的我见》中,便是称呼“社会党”。

后来在李大钊回信,一锤定音,决定要叫“共产党”,陈独秀也采纳了这个意见。

陈独秀在自己的寓所成立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,李达就秘密从事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和文章的翻译、写作工作。

图|王会悟雕像

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前,李达负责会议筹备工作,他要负责写信给北京、武汉、广州、济南、长沙等地的共产主义组织。

而早在1920年11月,年轻的毛主席已经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。李达通知开会的信件,正是寄给在长沙开办文化书社的毛主席。

毛主席、何叔衡等湖南代表一接到李达的同志,立即启程前往上海。毛主席一行抵达上海后,由李达妻子王会悟负责给他们安排住处。

一直到7月23日,来自各地的代表才全部聚齐。中共一大原本在李汉俊的住处召开,这是王会悟千挑万选的地方,也比较安全。

但众所周知,会议召开过程中遇到警察突然搜查,经王会悟建议,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,中共一大的召开,解决了很多问题,也正式宣告了共产党的诞生。

毛主席说:“中国产生了共产党,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。”

而李达,为这次“大事变”做了诸多工作。在中共一大召开工作中,李达、毛主席这对老友也结成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图|青年毛主席

毛主席回到湖南后,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,领导长沙、安源等地的工人运动。1921年8月,共产党初创,为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、培养革命干部,湖南自修大学正式成立。

毛主席任驻校校董兼教务主任,他邀请李达回湖南来,担任湖南自修大学的校长。

李达应毛主席之邀,带着妻女从上海转移到长沙,与毛主席杨开慧夫妇一同住在清清水塘,两家人的关系十分紧密。一向幽默的毛主席赞扬王会悟:“你是很有魄力的一个人,敢到这个地方(指南湖)去开会。”

在湖南自修大学,李达负责主持全校的教学工作,而王会悟则担任英语教员。

学校会时常邀请各界人士到校讲学,也欢迎进步知识青年、工农青年前来学习。像湖南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,毛泽民、夏明翰、李维汉等人都曾在湖南自修大学读过书。

学生们立志革命,在专心读书、研读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,积极投身学生运动、工人运动,并公开反对湖南军阀赵恒惕。

也因为这样,因为学校鲜明宣传马克思主义、还开展反对赵恒惕的斗争,湖南自修大学开办没多久,就于1923年11月被赵恒惕使用武力强行封闭。

图|毛主席

二十世纪二十年代,当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、率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、从此踏上一条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的革命之路时,李达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险恶环境中,坚持著译马列主义理论著作,先后在武昌中山大学、上海法政学院、上海暨南大学、北平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任教,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。

因各种原因,他离开了党组织,却坚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阵地,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。

他用心血撰写出《辩证法唯物论教程》、《社会学大纲》等书籍时,毛主席已经领导了多次反“围剿”斗争、并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、带领广大战士扎根陕北。

李达特意将自己新出版的书籍托人带到陕北去,送到毛主席手中,他乐于给老友分享自己的著书。

毛主席惜书爱书,对李达的心血之作更是如获至宝,他一字一句读完李达的书,尤其是那本《社会学大纲》,毛主席就读了10遍有余,做了许多批注,他深受李达书中思想影响,不仅如此,他还号召许多干部也学习此书。

毛主席盛赞李达的书:“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”,更赞李达为“真正的人”。

二人虽在不同的阵线,却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。

图|李达

毛主席在陕北时,还惦记着李达,希望他也能来延安,1939年李达在受冯玉祥之邀赴重庆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时,毛主席、周恩来特意派一位学生询问李达:“是否愿意去延安?”

李达毫不犹豫地表示:“只要有一碗饭吃,我都愿意去。”

毛主席与李达都心向彼此,可奈何,李达此行并未如愿。

当时博古得知李达的态度,误会李达是在讲条件,于是怒不可遏地表示:“去延安干革命,还讲什么条件?”李达因此没能去成延安。

此事发生时,周恩来正在苏联治病,等他从国外归来,得知这一情况十分惋惜,周恩来博古:“干革命难道就不吃饭吗?李达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无条件地愿意去延安嘛!”

周恩来只觉得遗憾,李达未能成行的事情传到毛主席耳中,他同样倍感可惜。

李达没有去延安,便继续在教育领域深耕,抗日战争结束后,1946年,他在家乡创办辅仁小学,并亲自担任校长。1947年起,他又在湖南大学法学院任教。

图|毛主席、周恩来在延安

毛主席从未忘记过这位老朋友,这位昔日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。

1948年,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,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已经是岌岌可危,毛主席在西柏坡给李达写了一封信,信中他言辞恳切地表示:

“吾兄乃本公司发起人之一,现公司生意兴隆,盼兄速来参与经营。”

显而易见,毛主席信中所说“本公司”,指的就是党组织。他希望李达也能一起分享革命即将胜利的果实,而李达在接到毛主席的信件后,更是难掩心中兴奋。

图|毛主席

建国后的毛主席与李达

1949年3月,北平已经和平解放,党中央从西柏坡转移至北平,毛主席被贴心安排住在香山双清别墅。

毛主席电令华南局,要他们护送李达到北平。1949年4月,李达离开湖南长沙,辗转多地,最终于5月中旬抵达北平。

阔别多年,在新的历史时期,毛主席与李达这对老友加挚友,终于能够再次见面。

李达抵达北平的几日后,就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打来的电话:毛主席要在香山寓所,请他做客并长谈。

图|李达(左二)

要见毛主席的这天,李达早早吃了晚饭,等过了七点多,一辆小轿车专程来到他入住的北京饭店,接他到香山。

李达到来时,毛主席亲自出门迎接,他笑着握住李达的手,问:“鹤鸣兄(鹤鸣,是李达的号),多年不见,你可好吗?”

“润之,你还是那样热情、奔放和乐观呀!”李达握住毛主席的手,真挚说道。

听过李达的话,毛主席笑言:“鹤鸣兄,现在是‘钟山风雨起苍黄,百万雄师过大江,虎踞龙盘今胜昔,天翻地覆慨而慷’啊,我们把那位委员长的风水宝地都占领了,你说我能不高兴吗?”

他吟诵的,正是他自己的诗作。他拉着李达往里屋走,并告诉身边工作人员:“我这位客人你们就不要管了,今年我们得好好谈谈喽。”

图|毛主席与李达

两人相邀着坐下来,毛主席开口就关怀李达:“鹤鸣兄,屈指算来,一晃眼,我们就分别20多年了,这20多年你是怎么过来的?”

“润之,往事不堪回首,真是一言难尽。”李达长叹一口气,向毛主席讲述自己多年来办学、并受国民党特务监视的遭遇。

而毛主席也向李达讲述自己多年来艰苦的斗争历程,怎样赶走日本侵略者?怎样埋葬蒋家王朝?如今的“胜利果实”是经历了多少的辛酸与艰苦才得来的。

李达还向毛主席汇报湖南的形势,向他转达程潜决心和平起义、走人民道路这一情况,李达也致力于为此添砖加瓦,毛主席为此而高兴。

当天,二人侃侃而谈,畅聊许久,一聊就聊至深夜。

图|毛主席与李达

那时李达才胃穿孔出院不久,等到时间晚了,再加上连日来的舟车劳顿,他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。

毛主席看出李达的疲惫,赶紧说道:“鹤鸣兄,看来你确实是困了,今天已经很晚了,你就随便一点,到我床上睡吧。”

李达忙着推辞,最终却还是拗不过毛主席。他最后只好表示:“润之,那我就不客气啦,你可不要说我随便在党的主席床上睡觉啊。”

毛主席回:“哪儿来那么多清规戒律,还是像我们在长沙办自修大学一样,彼此宽松一些,随便一些吧!”

这天晚上,李达就睡在毛主席的床上。

图|李达

1949年12月,新中国成立两个月,在毛主席、刘少奇、林伯渠、李维汉等老朋友的见证下,李达重新加入党组织。

他万分激动:

“从此我‘守寡’的日子终于结束了,我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

建国后,李达继续在教育领域深耕,先后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、湖南大学校长、武汉大学校长等职。

毛主席当年是从湖南走出去的,考虑到毛主席为新中国作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,李达曾提出建议:是否可以把“湖南大学”改名为“毛泽东大学”。

要知道,毛主席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,他一直强调的是为国家、为人民奋不顾身的工作,而不是去追逐名利。就教育自己的儿女,他也向来以普通人视之。

他是万万不愿让自己的名字与百年高等学府挂钩的。因此,对于李达的提议,毛主席当即表示坚决拒绝。

图|毛主席像

事实上,许多中央领导人都保持着大公无私的伟大品格,鲜有人以名字命名,在近代历史上,也只有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刘志丹,其家乡陕西保安县改名为“志丹县”;

还有为纪念牺牲的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,辽县易名左权县;这些都是为了纪念英雄。

而更改大学的名字,是毛主席万万不愿意的。

当然,名虽未改,但橘子洲头的毛主席像、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……千千万万的痕迹都足以证明,后人绝对不会忘记这位伟大领袖!

湖南大学考研(湖南大学考研分数线)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北京考研论坛 » 湖南大学考研(湖南大学考研分数线)

赞 (0) 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